楼凤阁论坛官网入口网址_采花楼 论坛_楼凤宫论坛(品茶)_楼凤兼职平台官网入口

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內外資投行集體“唱多”樓市 房地產強勢復蘇:真實還是幻象
瀏覽次數:1266

  從成交量激增到銷售均價抬升,繼而到開發(fā)商土地購置信心的恢復,房地產業(yè)復蘇似乎正在挺進“實質性”階段。伴隨著行業(yè)的最新變化,5月份以來,內外資投行、主流券商研究機構開始集體“唱多”房地產。

  在此背景下,A股和港股房地產板塊走出了一波凌厲的上攻態(tài)勢。從5月第一個交易日開始至今,A股房地產(申萬)指數累計升幅近20%,恒生地產建筑行業(yè)指數累計升幅超過25%,遠高于同期大盤的漲幅。

  十余份機構研究報告認為,“一線開發(fā)商去庫存化進程已接近尾聲,短期內突出的供需矛盾將助推房價上漲,而土地市場升溫和新開工增加將明顯改善房地產投資,行業(yè)景氣度有望走出低谷。”

  業(yè)內專家指出,拋開投行、機構集體唱多的利益驅動,房地產業(yè)調整的階段性底部已經確立。至于全國房地產市場回暖能否持續(xù),行業(yè)景氣能否重回上升通道?樂觀的看法正在占據“上風”。開發(fā)商雖然表態(tài)“謹慎”,但實際的行動卻在印證復蘇的趨勢。

  不過,房價和地產股股價大幅上漲也在加劇市場對于泡沫的擔憂。在通脹預期下,樓市投資性需求正在抬頭;而低利率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未來的購買力。如果房價上漲導致自住消費型需求退場,那么樓市復蘇會不會成為“空中樓閣”?

  剛性需求是否會萎縮

  5月以來,瑞銀、花旗、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高盛、野村證券等國際大行紛紛發(fā)布研究報告,看好中國房地產。而他們立論的基礎,無一例外都是“剛性需求釋放帶來成交量強勁回升,并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xù)”。野村最新報告便認為,內地房產市場會繼續(xù)強勁,預期2010年成交量升至7.4億平方米的紀錄高位。

  無獨有偶,中金、申萬、國信等國內投行和證券研究機構也一致唱多房地產業(yè)。他們認為,地產行業(yè)在需求旺盛、政策扶持而供給難以有效釋放,因此下年底見底回升較為確定。

  但從重點城市最近的銷售數據看,樓市已開始呈現“疲態(tài)”。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已連續(xù)數周環(huán)比回落,距離4月份的高點已下降10%-20%。這被空方人士看成是累積的剛性需求逐步釋放殆盡的結果。

  所謂的剛性需求,是否真的如機構報告所預期的那樣,能持續(xù)釋放,并給房地產業(yè)帶來復蘇的原動力?

  申銀萬國江征雁也指出,我國房地產需求每年能保持在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水平。目前,我國“大城市化”仍在進行,大城市服務業(yè)定位和城市吸引力使其每年常住人口增長仍較快,從而帶來新增住房需求。一線城市常住人口近五年的復合增長率,除廣州略低為1.3%外,其它三個城市都在2%以上。另外,政府推動的拆遷帶來大量剛性需求,且在一線城市,而這部分需求有較強購買力。

  從短期看,地產專家認為,累計需求使得今年的潛在需求量巨大。而近期市場成交回落,除了漲價因素以外,開發(fā)商新增供應和庫存減少也是重要原因。但房價上漲過高導致購買力透支,可能造成交量大大低于均衡狀態(tài);同時投資性需求興起將明顯抑制住房消費,這依然值得警惕。

  房價泡沫是否在膨脹

  按照行業(yè)復蘇的邏輯,交易活躍必然帶來價格上漲。高盛預計,預期2011及2012年中國樓價將每年上升10%;摩根士丹利預料未來12個月,樓價升幅在5%-10%,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升幅更大;野村證券的報告更為樂觀,預計今明兩年中國樓價有10%-15%的升幅。

  “2008年的調整,主要城市房價下調有限。北京等一線城市與2007年的高點相比,房價也就降了20%左右?,F在又漲回去了。”一位從事新房代理的資深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他認為,降息帶來的購房成本下降,很大程度上已經被地產商的提價所取代。

  那么,在目前的價格水平上,開發(fā)商進一步提價,是否意味著房價泡沫正在越吹越大?而未來泡沫破裂的風險是否也在集聚?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認為,中國家庭收入增長整體強勁,預計這種增長趨勢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保持不變。而相對購買力(房價相對于家庭收入)在2008年得到顯著改善。而抵押貸款利率大幅下降也在提升住房購買力。目前第一套房抵押貸款的實際利率比2008年8月的水平低約250個基點,短時間內降息幅度巨大。

  中金公司白宏煒認為,全國性地產泡沫并不明顯,對中國大部分中小城市來說,價格水平并不是很高,而泡沫主要集中在主要的一二線城市。他預計,房價難以實現較為理想的調整,一線城市房價泡沫將維持。隨著流動性的增強,主要城市房價泡沫可能進一步加大。

  但建設銀行一位信貸經理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他的擔憂,“四五年前,個人按揭的年限一般是8年或10年;到了2006年,按揭年限上升到15年、20年;而現在,普遍是20年以上,30年的也不在少數。房價如果繼續(xù)上漲,很多剛性需求群體已無法通過延長還款期限買得起房了。”

  顯然,個人買房的“杠桿”已明顯放大,月供的壓力也已大幅增加。而且,目前是低利率環(huán)境。一旦經濟復蘇明確,通脹壓力上升,寬松的貨幣政策將有所收緊,屆時,購買力會隨著利率的上升而削弱,前期因貸款寬松和利率低廉造成的房價泡沫,很可能出現破裂的風險。

  政策調整是否還很遠

  “去年11月以來房地產市場的反彈,與政策刺激直接相關。在宏觀經濟確定性步入上升通道之前,調整寬松政策的可能性很小?!蓖缎腥耸空J為。但是,定量寬松的貨幣投放造成的通脹預期正在加強。而房價回歸歷史高位后的進一步上漲,也可能引起監(jiān)管層的警惕。

  在地產圈內,對調控的擔憂已現端倪?!拔覀儞模髂暾畬Ψ康禺a的刺激政策有變,信貸政策可能收緊,屆時市場將重回低迷。”首開集團一位投融資經理坦言。

  聯合證券魚晉華認為,供求關系逆轉造成房價溫和上漲可以被市場接受,但在通脹預期下,更多投資性需求的釋放將推動房價泡沫化,這也是政府所不愿看到的。而寬信貸和低利率金融環(huán)境的結束,將終結樓市的“好日子”。

  那么,政策調整的時間還有多遠?

  國信證券方焱認為,房地產投資增速仍在低位徘徊,因此后市行業(yè)政策仍有望“偏暖”。申萬最新報告也認為,未來一兩個月仍將是政策的“真空期”,在決策層無法確定經濟出現明顯回升趨勢之前,房地產政策出現緊縮概率不大。

  但也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即將公布的5月份數據有望向好。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投資環(huán)比均呈增長趨勢,1-5月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接近33%,而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完成額在92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6.8%,比1-4月份提高近2個百分點。隨著開發(fā)商信心的恢復,房地產投資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如果房價上升過快,面臨的政策風險將加大,其中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政策包括: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按揭貸款利率水平等。

摘自: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