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传达 > 领导动态
领导动态
广东省建设厅建筑管理处处长梁志华在2007年全省工程勘察设计与建筑管理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浏览次数:3442
——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提高我省建筑管理工作水平
广东省建设厅建筑管理处 梁志华
(2007年2月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中山市召开全省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和建筑管理工作会议,总结2006年的工作,对2007年的工作作出部署,交流先进经验。下面,我就建筑管理工作谈两点意见。
一、2006年我省建筑管理工作的回顾
(一)2006年所完成的主要工作
2006年是“十一五”时期开局之年,是我省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一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96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全省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设规模的较快增长,在政府管理资源未能相应增长的情况下,给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我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质量安全监督站、工程造价管理站的全体干部职工能够沉着应对,努力克服困难,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管理,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积极调查研究,创新管理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管理成效。全省建筑业企业、工程监理企业也能够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市场,在为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生产经营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2006年的工作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取得明显成效,提前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清欠工作目标
截至2006年底,全省已清还拖欠工程款202.93亿元,总体清欠比例为99.73%,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已于去年年底基本清欠完毕,共清还拖欠工程款78.98亿元,清欠比例为99.47%,房地产开发和其他社会投资项目共清还拖欠工程款123.95亿元,清欠比例为99.9%,提前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清欠工作目标。在开展清理拖欠的同时,还在建立防止产生新拖欠的长效机制方面作了不少工作。2006年省建设厅与省发改委、财政厅、人行广州分行转发建设部等四部委 《关于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使用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的通知》,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因带资承包发生拖欠工程款问题;省建设厅印发了《关于建立我省建筑劳务分包制度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规范劳务分包和用工管理,为防止产生建筑农民工工资拖欠创造有利条件;省建设厅与省劳动保障厅积极推行建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共同起草了《广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工资支付保证金管理办法(试行)》。2006年各市在建立健全防止产生新拖欠长效机制方面也作了不少工作,如东莞、中山等多个市全面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江门、中山等市推行建筑施工企业工人工资保证金制度,多个市还完善施工许可审查制度,加强对建设资金到位情况的审查,防止建设资金不足的工程开工建设。
清理拖欠工程款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难度很大的工作,能取得明显的成效,首先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县、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二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发挥牵头作用,与清欠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一起,研究对策,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动清欠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积极配合,派出大批人力对拖欠项目的实际拖欠数额进行核查;四是为数不少的建设单位、建筑业企业能够积极配合清欠工作;五是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氛围。
2、狠抓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在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施工安全监督站以及广大建筑业企业、监理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趋于好转。全省建设系统共发生四级及以上建筑施工安全责任事故59起(其中三级事故2起,四级事故57起),死亡67人,分别比上年分别下降16.9%和21.2%,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三级重大事故下降幅度均为近五年的最好水平。
2006年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能够取得明显的成效,是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按照省建设厅提出的工作思路,结合本地实际,创新管理方式,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的前提上取得的。省建设厅在年初提出了全年的施工安全控制目标,并与各市建设局(建委)签订了责任书,明确将高处坠落、坍塌、起重设备伤害作为专项治理的重点,推行施工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和建筑工人“平安卡”管理制度两项管理创新,出台了《广东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办法》,开发了配套的管理信息系统,确定了广州、深圳、珠海等7个推行“平安卡”管理制度试点城市,编写了工人安全培训教材,开发了“平安卡”管理信息系统,于6月在珠海市华发新城三期工地召开了全省实施“平安卡”管理试点工作现场会暨“平安卡”首发仪式。此外,加大了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监督检查力度,确定了安全生产重点监管地区和企业,对施工安全形势严峻的地区和企业进行约谈,加大了处罚力度,全年共对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的42家本省建筑业企业依法作出了暂扣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30至90天的行政处罚,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施工的广州市高盛隆工程公司依法作出了罚款10万元的处罚,对在我省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的中建三局一公司等9家外省企业向其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机关发出了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建议。
各市在抓好施工安全生产监管方面,能够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机制。广州市的做法主要有: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建委陈如桂主任亲力亲为抓安全生产;二是坚持安全工作例会制度,掌握最新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三是做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层层分解和考核;四是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治理;五是加强安全巡查,加大对安全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深圳市的做法主要有:一是将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作为政府工程预选承包商占重要权重的一项指标;二是大力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三是对事故企业实行安全生产监管预警制度;四是加强安全检查,开展地毯式的安全隐患排查;五是强化对安全防护用品的抽样检测。珠海市在深入开展“平安卡”试点工作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不少市继续加强制度建设,陆续出台了一批管理规定,如惠州市规划建设局于4月颁发了《惠州市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施工安全监控管理规定》,佛山市建设局颁发了《佛山市深基坑与高大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试行)》,肇庆市建设局制定了《肇庆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行为管理办法》和《肇庆市建设工程现场管理手册》。
3、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2006年,省建设厅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开展村镇建设工程管理调研,为研究制定加强村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提供支持;二是贯彻落实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加强对建筑节能标准在施工中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三是认真组织开展“质量月”活动;四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努力提高施工质量和工艺水平。委托省建筑业协会组织优秀QC活动成果评选,共评出省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13项,其中10项被评为全国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2家企业被评为全国QC小组活动先进企业;委托省建筑业协会开展省级工法和省级新技术示范工程的评审, 11共评出省级工法11项,评出省级新技术示范工程9项。
各市都能结合本地实际,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如广州市,通过努力争取到市财政422万元建筑材料抽查专项费用,2006年开展了多项专项抽查,较好地保证了进入工地的建材质量。一是组织对全市工程建筑材料进行抽检,二是开展全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检查,对13家有问题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做出处理,三是开展全市工程防水及砌体材料质量监督检查,四是对检测企业进行了复检,对全市87家从事工程质量检测的检测机构进行了检查,34家因存在各种问题责令整改。如东莞市,加强了对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查处了部分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违规操作和弄虚作假的行为;加强混凝土结构抽检,全年共完成混凝土结构抽芯检测工程项目3823项;加强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监督,对全市24家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建材试验室、原材料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跟踪及服务、混凝土现场使用情况等。如汕头市,加强工程质量巡查,在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工作会议上,市建设局把推行工程质量巡查制度作为2006年工程质量工作的重点,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要求各质监站在对纳入监督的工程项目增加巡查频率的同时,逐步加大对规避报建工程的查处力度。通过采取口头宣传引导、下发敦促办理工程报建手续通知书或局部停工通知书等形式,促使部分违规单位及时补办了手续,遏制了我市少数区域和少数工程规避报建行为的势头,体现了监督执法的严肃性。又如惠州市,针对近两年由于新型墙体材料的广泛使用,许多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对新型墙体材料不熟悉,仍使用老的工艺,造成墙体较多出现渗、漏、裂的突出问题,抓了“金山龙庭”工程示范点,举办了防治质量通病现场观摩会,提高施工、监理企业对新型墙体材料施工工艺的认识。
4、加强制度建设与监管,促进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2006年,我省各地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与监管,促进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主要工作包括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强化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两场联动”、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全省继续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规范有形建筑市场运作,全省有形建筑市场基本呈现规范运作的态势,未发现重大违法违纪案件。2006年省建设厅颁发了《广东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最高报价值设立规定》和《关于规范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最低投标价评标办法的意见》,规范工程招标投标最高报价值的设立和最低价中标评审,印发了《广东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以解决前期所使用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不适应工程量清单计价、部分合同条款不严谨等所产生的问题。为遏制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的串通投标违法行为和规范对招标代理机构及其经营行为的管理,省建设厅起草了《广东省建设工程串通招标投标认定及处罚办法》和《广东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管理规定》。各地在完善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评标活动的监管,健全评标专家管理、加大招标投标举报投诉的查处力度等方面,特别是遏制围标串标行为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6年4月,省建设厅委托省建设信息中心开发的、与《广东省建设工程招标中标后监督检查办法》配套的“广东省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中标后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为加强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强化中标后监督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实现了在项目上锁定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以防止多处挂名以及有关信息的全省共享,为形成全省监管合力创造了条件。全省大多数地区能够重视加强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对施工现场违法违规行为突出的企业,在工程交易中心及时公布相关信息,依法对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省建设厅在2006年第四季度委托信息中心开发“广东省建筑业企业诚信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广州、深圳等市的建筑施工、监理企业信用系统建设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5、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企业,健全建筑劳务分包制度
2006上半年,省建设厅印发了《关于建立我省建筑劳务分包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大力发展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规范劳务分包和用工管理进行全面部署。6月召集广州、深圳等建设规模较大的市,共同研究我省加快建立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对策。一些市如深圳、广州、清远等市积极促进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的发展,深圳市明确规定,政府投资项目的劳务分包必须分包给有资质的劳务企业。据统计,截至2005年年底,我省有资质的建筑劳务分包企业仅93家,但2006年一年我省就成立了建筑劳务分包企业66家。
6、强化工程监理管理,进一步规范监理行为
为强化对工程监理的管理,进一步规范监理行为,2006年上半年省建设厅发文,要求建立工程监理工作巡查制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全省建设工程监理市场进行巡查,下半年开始实施这项制度。此外,省建设厅在总结深圳市经验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推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理工作报告制度的通知》, 要求从6月1日起在全省实行工程质量安全监理工作报告制度。
一些市在加强对工程监理的管理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珠海市实行工程质量监理手册制度,对规范监理企业工程质量监理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得到了建设部的肯定,2006年发文在全国推广珠海市的做法。
7、加强廉政建设,反腐保廉常抓不懈
建筑管理涉及从工程招标投标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是一个容易出现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现象的领域。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警示教育,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做到反腐保廉常抓不懈。2006年全省建筑管理相关部门未发现重大违纪违法案件。
?。ǘ┐嬖诘闹饕侍?/P>
在看到所取得的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建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建筑市场仍不规范,建设单位违反建设时有发生,建筑业企业围标串标、违法分包和转包等问题仍然突出;二是相当数量的建筑业企业内部管理基础薄弱,难以对承建的工程切实负起管理责任;三是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2006年我省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仍居全国前列;四是村镇建设工程规模不断增加,政府的监管未能有效覆盖;五是工程监理企业人员不到位、监理行为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六是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的发展仍较缓慢。
二、关于2007年建筑管理工作
2007年建筑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节能降耗等重大战略部署,突出抓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强化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建筑节能等工作,加强建筑业发展动态和相关政策研究,立足管理创新,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完善工程监理制度,推动我省建筑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ㄒ唬┣惺底ズ媒ㄖ┕ぐ踩凸こ讨柿浚菇ê托成缁嶙鞒龌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1、强化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把好市场准入关,严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从事工程承包经营和未通过安全生产考核的“三类人员”上岗;健全安全生产许可证发证后的监督检查制度,及时依法暂扣或吊销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立降低安全生产条件企业的警示、监控制度,促进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2)全面实施施工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管体系。借助全省联网的施工安全生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实施施工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形成全省的监管合力。通过分析扣分信息,确定不同时期的突出问题和监管重点,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扣分值达到规定数值的企业和人员,依法作出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暂停执业等行政处罚。
?。?)进一步推进“平安卡”管理制度的实施,全面提高工人的安全素质。在推进7个试点市全面实施“平安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在其他市推行“平安卡”管理制度,同时完善“平安卡”管理制度,健全“平安卡”信息系统,实现全省信息共享。
?。?)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出台相关文件,规范对建筑起重机械的拆装、安全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发证管理。
(5)继续深入开展预防高处坠落、坍塌安全事故的专项整治。
?。?)建立健全施工重大危险源公示和监控制度。规范施工重大危险源公示形式,对危险源监控提出要求。
(7)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制定全省建设系统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规划,提出工作措施,积极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研究提出有效措施,将施工安全监管和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向村镇工程延伸。
2、规范质量管理,促进工程质量稳步提高
(1)继续完善工程质量检查制度,改进检查方式,强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质量违法行为。
?。?)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强化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严格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审查,建立省外进粤和省内跨地区开展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备案制度,健全检测比对试验、检测监督抽查制度,规范强制性监督检测??构こ讨柿考觳饣疃ㄏ罴觳椋纤嗖榇Τ鼍咝榧偌觳獗ǜ娴任シㄐ形?。
(3)加强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专项检查,全面落实《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积极开展创建无质量通病住宅工程活动。
?。?)推动工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和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实施。建立工程质量评价基础数据采集制度,推动工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定期对全省工程质量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在总结兄弟省和深圳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我省住宅工程分户验收的管理办法,逐步推行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
?。?)推进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抓好农村基础设施、乡镇公共建筑、城中村改造三类工程的质量监管为重点,将市、县(区)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管范围向村镇工程延伸;研究提出提高村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的措施;开展为农民建房提供施工技术培训、咨询等活动。
?。?)将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持职业技能岗位证上岗情况纳入工程质量监督范围,督促建筑业企业使用拥有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一线作业人员,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加大工程质量保险的试点工作力度。总结兄弟省市开展工程质量保险试点工作经验,在省内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研究提出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行工程质量保险的措施。
?。ǘ┘忧抗こ讨柿考喽胶团嘌?,促进建筑节能工作在施工中得到落实
1、贯彻落实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建立相关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过程和竣工验收对落实施工图有关建筑节能措施的监管,督促各方责任主体严格按照施工图的要求实施节能标准,确保建筑节能措施在工程施工中得到落实。
2、组织开展建筑业企业、工程监理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建筑节能知识培训,加深对建筑节能知识和相关标准的了解。
(三)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管理,为促进我省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修改完善《广东省建设工程串通招标投标认定及处罚办法》和《广东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管理规定》,争取早日出台,遏制建设工程串通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规范招标代理行为。
2、以强化质量安全管理为切入点,完善对跨地区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出台加强跨地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措施,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为重点,着力解决部分跨地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松散、人员不到位、以包代管等突出问题。
3、强化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充分发挥“广东省建设工程施工招标中标后监督检查信息系统”的作用,防止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一人多处挂名,实现企业中标后兑现投标承诺和履约等情况相关信息的全省共享,强化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管理。
4、大力发展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健全劳务分包制度。研究解决妨碍建筑劳务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加快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推动建筑劳务企业的快速发展,健全建筑劳务分包制度,规范劳务分包。
5、开展对工程监理和招标代理的专项治理。以严肃查处不落实监理责任问题突出的工程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促进监理企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为重点,开展对工程监理的专项治理。以查处虚假代理等违规行为为重点,开展对招标代理的专项治理。
6、贯彻落实建设部《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与省建设信息中心共同完成《广东省建筑业企业诚信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和基础信息的录入,形成我省建筑业企业诚信基础数据库,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并与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与其他政府部门相关信用信息平台的链接,通过广东建设信息网供社会查询,促进行业自律、强化社会监督。
?。ㄋ模┙∪喙刂贫?,建立防止产生新的工程款和工人工资拖欠的长效机制
1、大力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以全面推行工程款支付担保和合同履约担保为重点,出台措施,进一步在房地产开发和社会其他投资项目中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
2、加强对新开工项目建设资金落实情况的管理。建立工程项目建设资金落实情况的报告制度,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以带资承包方式建设,组织开展工程款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
3、与劳动保障部门联手推行建筑施工企业工人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对有工资拖欠行为的建筑施工企业,强制在专门帐户存入工人工资支付保证金,作为偿还拖欠工资的备用金。
4、推广应用《广东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和培训工作力度,全面推广应用《广东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解决因合同条款不完善产生工程款结算纠纷而导致拖欠工程款等问题。
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落实国家和我省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促进我省建设事业的又快又好发展作出新的贡献。